欢迎光临优站分类目录!
当前位置:优站分类目录 » 站长资讯 » 业界资讯 »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

谁是阅兵期间刷爆微博的“幕后推手”

来源:互联网 浏览:337次 时间:2015-09-10

  4675万人在微博为祖国点赞,共点赞2.159亿次破历史记录,这是9月3日胜利日大阅兵当天,微博的一组数据。

  另一组数据是,观看阅兵式的同时,网友纷纷在微博参与阅兵相关话题的讨论。微博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天有2151万人参与阅兵相关内容的讨论,总讨论量达到3563万条,总阅读量达到146亿人次。中国移动官微公布的数据也显示,截至9月3日上午11时,观礼台核心区域4G流量中,微博流量较日常增长22倍。

  那么,微博缘何成为国人向老兵致敬、为祖国点赞的首选平台?微博被刷爆的“幕后推手”究竟是谁?

  微博成为“媒体的媒体”

  对于报纸、电视这些传统媒体来说,在报道大事件时,如果仅仅依靠媒体自身,其传播速度、传播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作为承载传统媒体网络传播的媒体平台,央视、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一直以来是微博的“常客”,他们通过将外派记者在现场发回的最新消息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向外界传播出去,实现了几乎同步的采编发传播效果。

  在本次大阅兵期间,微博@央视新闻 一条向老兵致敬的微博,发布8小时后被转发30多万次,点赞10万多次。微博@人民日报一条号召网友为阅兵点赞的微博,8小时内转发量也超过10万次,点赞6万多次。

  话题榜是反映微博当天话题热度的一个指数,在阅兵期间,微博上热度比较高的话题,大多是由央视、解放军报这些主流媒体的微博官微发起。在阅读量过亿的话题中,主持人中有3个是中央级媒体(央视新闻频道官方微博@央视新闻 和解放军报官方微博@军报记者 ),1个是新浪官方账号(@微博电视)。

  在其他热度比较高的话题里,@人民日报主持的话题#纪念抗战胜利阅兵#阅读量3.4亿,@新华视点主持的话题#天安门广场阅兵#阅读量4300多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均来自中央级主流媒体。

  由此来看,央视、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官微成为了本次大阅兵期间刷爆微博的主要“幕后推手”,而作为承载各大传统媒体的媒体平台,大阅兵期间微博也呈现出了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景观。

  公众的话语互动渠道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因其本身的特征而很难与受众进行互动。但是通过微博这一媒体平台,传统媒体也有了与公众进行互动的能力。

  在大阅兵期间,抗战老兵成为网友最关注的群体。微博联合央视发起的#我向老兵敬个礼#活动,阅读量达到7.8亿,有130多位明星名人参与。杨洋、陈思成、王宝强等出演过军人角色的知名演员纷纷在微博上向老兵敬礼。仅@央视新闻发布的一条向老兵致敬的微博,就在3天里被转发超过40万次,点赞近18万次。

  在微博中,转发和点赞都是网友的自发行为,这些转发和点赞数量体现着网友们的互动热情与对大阅兵的关注热情。

  整体来看,大阅兵期间微博上与阅兵相关的热点多时由权威媒体所引导的,这说明在微博时代,微博这种兼具传播和社交功能的平台,赋予了传统媒体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在虚拟空间的舆论引导的能力。

  微博的价值必须正视

  实际上,每当有大事件发生,微博往往就体现出其无从替代的作用。即便在微信雄起的年代,微博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大传播渠道。这与微博的特征不无关系。一方面,微博是粉丝关注和用户转发、评论机制,无需得到博主验证,即可关注该博主,进而跟踪其发布的一系列信息。而且所关注的信息还可以被自由转发,实现信息的扩散和多级传播效果。这种机制在大事件中往往起到难以想象的作用。以本次大阅兵为例,人们只需关注央视新闻的官微,甚至不关注,但从好友的微博上看到了被转发的央视新闻的微博信息,便可能加入到关注官微和跟踪关注、转发信息的行列。这种裂变式的传播结构是微信的朋友圈、公众号所无法取代的。

  另一方面,微博有其作为媒体平台的价值。这不仅仅是上述的微博运行机制,更在于微博热点话题引导能力。无论是之前的多次灾难性事件,最早可以追溯到5年前的舟曲特大泥石流事件,还是本次的大阅兵事件,微博就在这里,其从未放弃其作为媒体平台和信息传播平台的定位。无论是对权威媒体还是对公众,甚至是普罗大众,在微博上都拥有平等发布和传播信息的权利。这种权利让信息更容易传播、更容易扩散。

  因此说,我们当前所处的并非只是微信时代,更恰当地说是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时代中微博和微信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前者是最大的公开信息发布与消费平台,而后者更像是具备媒体属性的一个工具。

  由此,微博的价值在本次大阅兵期间再一次得到肯定。这是微博的新高峰,但绝非微博的最后一站。相信在日后的各种大事件中,微博仍然能确保信息的畅通无阻,为主流媒体和公众提供及时、便捷的信息传播服务。

  按照微博CEO王高飞的说法,微博要做媒体平台,用社交和移动的方式,帮助媒体成功转型新媒体。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微博将形成更明显的平台特质,进而建立更强大的“护城河”。当然,在微信盛气逼人的态势下,微博也应该在保持其既有优势的同时,尝试从技术、机制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如果只是停留在原地,并不利于微博的长期发展。

  • 网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