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优站分类目录!
当前位置:优站分类目录 » 站长资讯 » 业界资讯 »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

软银320亿美元并购ARM:利好与变数

来源:虎嗅网 浏览:379次 时间:2016-07-20

  日前,据外媒报道,日本软银(SoftBank)已经同意斥资234亿英镑(约合320亿美元)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此消息一出立即在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那么为何软银溢价并购(目前ARM市值为220亿美元)ARM?此举如果成真的话,对于双方意味着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软银。众所周知,作为日本的电信运营商,传统的电信业务收入占据了其整体营收的70%左右(主要来自日本软银和美国Sprint),其余30%则主要来自于战略风险投资(包括并购)。而提及战略投资和并购,据统计,截至到目前,软银集团的子公司已经达到769家,关联公司120家。其中2013年斥资200亿美元控股(占股80%)美国第四大电信运营商Sprint及2000年对阿里巴巴总额2000万美元的投资最为知名。

  而这两笔投资之所以知名,是因为二者当初投入的金额与最后的结果均大相径庭。即软银投资史上最大的一笔投资,导致的结果是软银债台高筑,据统计,目前软银债务总额高达约1082亿美元,净息债务超800亿美元(其中1/3系因收购美国移动运营商Sprint),并直接导致美国评级机构穆迪将其长期信用评级降至垃圾级。

  与之相比,投资阿里巴巴可能是软银投资史上最小的投资,但就是这个投资,则让软银赚得金盆满满。据称,软银在阿里巴巴的股权投资使其获利近1000倍,这从今年5月软银仅出售持有的阿里巴巴4%的股票就套现高达100亿美元,且之后仍持有阿里巴巴28%的股份可见一斑。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16年来软银首次出售阿里巴巴的股票及其后对日本手游大厂GungHo约730亿日元(约6.85亿美元)及Supercell持股86亿美元的抛售,业内存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为了还债(减轻债务,以提高自己的股票评级);一种是为并购ARM筹措资金,但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我们从中看到的是软银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可谓成也投资败也投资。

  从目前投资收益与亏损的情况看,软银在投资方面充其量是打了个平手。而我们之所以在此例举软银投资Sprint和阿里巴巴的例子,是想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阿里巴巴与Sprint的投资就间隔了13年左右的时间),伴随着行业或者产业变化的急剧加速,软银在投资方面对于行业发展的前瞻性及盈利能力的判断和把握上已经呈现出衰减的趋势。

  不过变数归变数,软银并购ARM,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其对于软银现实和未来的部分价值和意义。在此我们不妨以2013年软银斥资220亿美元获得美国电信运营商Sprint控制权作为类比来做一简单分析,毕竟这两次投资金额均为软银投资(并购)史上的第一和第二大。

  业内知道,当年软银投资控制Sprint时,Sprint已经7年左右时间没有盈利,而软银在并购后的三年间也并未能成功扭转Sprint的困境,大打价格战的Sprint在去年的用户数被T-Mobile反超,从第三位滑落至第四位。今年5月,Sprint发布的2015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当季巨亏5.54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亏损2.24亿美元,亏损持续扩大。究其原因,除了自身策略不当之外,与其所在的美国电信市场面临AT&T、Verizon、T-Mobile等诸多对手的竞争密不可分。

  相比之下,今日并购的ARM不仅在目前移动智能终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没有对手,且击败了可能被认为此领域最强劲也是惟一的对手英特尔。更重要的是,ARM在市场和盈利方面的表现优异。例如去年ARM架构芯片出货量达到1500万片,比一年前增加300万片,其中约半数来自移动设备,为此,ARM利润大增31%至6.08亿美元,营收接近15亿美元,利润率高达40%,毛利率更是高达95.9%。如此高的利润率,不仅令业内,就是软银自己都感到汗颜。因为截至今年3月31日的季报显示:软银营收为2.34万亿日元(约合215.18亿美元),净利润为450亿日元(约合4.14亿美元),利润率仅为1.9%。至此,软银并购ARM对于自己最现实的意义或者价值就是直接带动整体利润率的提升及利润的增加(如果按照软银和ARM现有的财报简单推算,并购ARM至少可以让软银的年度利润增加20%左右,真是立竿见影),而这点是当初并购Sprint所不可比拟的,也是向股东、资本市场证明这次并购的物有所值。

  除了移动芯片产业ARM的龙头地位无人能撼外,ARM在代表未来产业趋势的网络设备和物联网芯片的增速更快。据称,目前物联网相关芯片中有近3/4采用的是ARM架构。而这无疑又为软银目前正在倡导和进行、且颇受股东和资本市场高度关注的其2.0转型战略提供了有力的背书。众所周知,在软银2.0的转型战略中,物联网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核心之一(另外一个人工智能),而作为物联网基础的芯片自然是重中之重。更何况ARM已经在物联网芯片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再来看ARM。尽管ARM凭借其创新和独特的IP授权商业模式在移动芯片市场独霸一方,且在物联网市场也有所斩获,但其体量(纯营收和利润的角度)在芯片产业中依然显得过于单薄极易成为对手并购的目标。例如2010年,苹果就曾表示要以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RM,但遭到了拒绝,当时ARM CEO就表示:“买家展开收购的惟一理由是消灭竞争对手”,而ARM是英特尔收购对象的传言也一直不断。通过此次并购,可以说ARM找到了“志同道合”的靠山。

  尽管如此,但ARM明白其在物联网领域不会像它在移动领域那样保持统治地位,因为物联网产业刚刚起步,ARM几乎和x86、MIPS处在同一起跑线,正如谷歌Brillo物联网操作系统同时支持ARM、英特尔x86和MIPS等架构芯片一样,下游厂商在此产业中也可以选择重新站队。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移动市场被自己阻挡在外的英特尔,从其去年开始的战略重组(引入高通等系列空降高管、裁员等),不惜遭到员工的抵制和质疑,业内已经看到英特尔将重心转向物联网市场的决心。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此次软银并购ARM,无论是从现在的现实还是未来的商业逻辑上对于双方均存在利好,但鉴于现在的产业发展和竞争千变万化,商业逻辑的利好也有可能被残酷的现实所取代(之前软银并购Sprint就是明证),从这个意义上看,此次并购又充满着变数。

  • 网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