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优站分类目录!
当前位置:优站分类目录 » 站长资讯 » 业界资讯 »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

贺岁档影片走样变味,这口黑锅该谁背?

来源:文创资讯 浏览:400次 时间:2016-12-28

  岁末将至,2017年贺岁档战役已悄然打响。特效大片、纪录片、功夫片、喜剧题材等多种类型齐聚,张艺谋执导的《长城》、独树一帜的纪录片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葛优和章子怡主演的《罗曼蒂克消亡史》、王家卫监制的《摆渡人》、成龙主演的《铁道飞虎》等一众国产片集结,扛起岁末票房冲刺大旗。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贺岁档期间上映电影已经达到50余部,其中不乏《你的名字》、《佩小姐的奇幻城堡》、《血战钢锯岭》、《萨利机长》等进口影片。而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的贺岁档里,还会有50部左右的电影陆续上映,比如《西游伏妖篇》、《大闹天竺 》、《情圣》、《决战食神》《功夫瑜伽》……粗略统计,今年的贺岁档影片将达百部,成为近几年数量最多,竞争最激烈的贺岁档。

  贺岁档作为国内活跃的电影消费档期,如今,无论是进口片还是国产片、大片还是低成本片、喜剧还是其他类型片,都一窝蜂地涌向它,都想来分一杯羹。“大导演”“大明星”“大制作”“十年磨一剑”“收官之作”“草根爆笑喜剧”……诸如此类的宣传语和各类炒作,正是为了争夺观影场次和数量有限的观众群,这也让这个原本喜庆的档期,变成了杀气腾腾的战场。

  那么,贺岁档和贺岁片是什么关系?内地贺岁影片是如何来的?又是什么时候形成气候?20余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存在哪些问题?未来的出路在哪?这些都是本期文创资讯将要探讨的话题。

  概念更正:谁说贺岁档的就一定是贺岁片?

  不少观众对于贺岁档电影不贺岁颇有微词,“感觉自己被骗了”。事实上,贺岁档和贺岁片切不可同日而语,混为一谈。

  贺岁档指每年11月底到次年3月初的电影档期,大约在八九十天左右。业内共识则为从11月20日左右开始一直到春节长假结束,以影片大规模上映为开端。最初的贺岁档从12月中下旬延伸至1月上旬,后由于大片扎堆态势愈演愈烈,使贺岁档日期一再提前至11月初,并延至新年2月底3月初,横跨圣诞、元旦、春节、元宵、情人节多个节日。现在的贺岁档被视为目前国内最完善、竞争最为激烈、票房产出能力最高、消费能力最强的电影档期,多部大片均选择在此档期内上映。

  但是贺岁档播出的电影未必就是贺岁片。“贺岁片”这一说法是由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传入内地的。所谓贺岁片,是指在元旦、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寻求欢乐和放松,是观众在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期间普遍的心理需求,这就决定了贺岁片的风格:轻松,幽默,具有强烈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因此其题材多与百姓节日期间喜庆、祝福的生活与习俗相关,形式多是娱乐性、消遣性较强的喜剧片和动作片。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每到岁末香港演艺圈内的一些明星都会自发地凑到一起,不计片酬地拍几部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影片献给观众。这些影片大多以“恭喜发财”、“家有喜事”、“福禄寿喜”等象征吉祥如意的词来命名,内容上也基本满足以下两点:首先是喜剧,其次有一个相对圆满的大团圆结局。

  贺岁片在内地22年: 从“一家独大”到“各领风骚”

  1.开创先河:港式贺岁引进内地

  代表人物:成龙、周星驰等

  提起贺岁片,很多人脑子里只有三个字:冯小刚。的确,这是内地贺岁档的一个标杆式的存在,但其实,内地观众最先看到的贺岁电影并非内地产。

  1995年,成龙的《红番区》成为第一部以“贺岁片”名义引进中国内地的影片。1月31日上映那天正好是大年初一,全国上下的影院都炸锅了,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成龙要选择这样一个档期?当时,在人们传统的观念里,春节是要休息的,电影院大多关门歇业,直到初三才开张,影院工作人员也急着回家过年,几乎没人上班。这种情况下,谁还有闲心去电影院?

  但就在那个春节档,《红番区》一举拿下8000万元的票房,仅次于同年4月由施瓦辛格主演的进口大片《真实的谎言》。于是,以《红番区》为起点,中国电影市场首次打响了“春节”的概念。

  其实,“贺岁片”的说法是由香港传入内地的。这点从上世纪80年代的贺岁片演员阵容就可以看出,基本是一些擅长演绎喜剧的艺人,比如《富贵逼人》里的董骠和沈殿霞,《福星高照》里的吴耀汉和曾志伟等等;到8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由当红人气偶像担任主演的贺岁片,比如周润发的《八星报喜》《吉星拱照》,张曼玉的《富贵吉祥》《家有喜事》等。到上世纪90年代,香港贺岁片出现两个了不得的人物:无厘头之王周星驰、动作喜剧之神成龙。

  周星驰带来的影响力先不提,单看成龙,电影《红番区》在内地试水成功后,成龙接连又推出了《白金龙》《大醉拳》《义胆厨星》《我是谁》等5部贺岁片,共创下近4亿人民币的总票房,这给内地电影人极大的启示。

  2.一枝独秀:冯氏喜剧树立标杆

  代表人物:冯小刚

  在中国“贺岁档”的建设和发展中,冯小刚功不可没。冯氏喜剧情节设计之巧妙,人物刻画之生动,对白语言之幽默,市场反应之红火,成为贺岁档中“永不凋谢的奇葩”。

  1997年12月24日,号称国内贺岁片开山之作的冯小刚导演的《甲方乙方》问世,正式开启了中国内地的贺岁片市场,该片获得了当年“百花奖”最佳男、女主角和最佳故事片3项大奖,这部电影,让内地观众笑了很久,里面的经典台词也记了很久。一年后的1998年,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特邀冯小刚赴美拍摄了《不见不散》,影片12月25日上映后同样引发震动,就连演唱电影主题曲的孙楠也跟着快速爆红。两部电影的上映时间只差了一天:一个平安夜、一个圣诞节,按现在的话说,都在贺岁档。而这个岁尾的日子,慢慢也就变成了冯氏喜剧上映日期的习惯。

  看到贺岁片形势一片大好,冯小刚马不停蹄:1999年的《没完没了》、2000年的《一声叹息》、2001年的《大腕》、2003年的《手机》、2004年的《天下无贼》,这些作品在票房大卖、收获了观众一路笑声的同时,也成为当年的文化热点,形成了中国贺岁片的概念,也让冯氏喜剧奠定了稳固的江湖地位——贺岁档之父。

  之后,贺岁档开始在中国引起重视,贺岁片也不再成为喜剧的专利,动作大片、爱情片、伦理片、惊险片等,都力争在该档期放映,争夺相对可靠而丰富的市场资源。包括冯小刚的电影也开始多元化,在其招牌式的贺岁喜剧之外,也拍摄了其他类型的影片,如《夜宴》、《集结号》、《一九四二》等,并且都选择了贺岁档放映。这标志着中国电影已然在实践中超越了单一的“贺岁片”的类型概念,更多吸纳了海外“贺岁档”的市场概念。

  3.百花齐放:贺岁片多元化

  代表人物:张艺谋、姜文、陈凯歌、徐峥等

  仔细查看冯小刚电影年鉴后发现,2002年的贺岁档,冯导“空缺”。而就在这一年,张艺谋的《英雄》横空出世,N多创纪录的战绩,震惊了电影界。最关键的是,人们第一次意识到,贺岁片也可以不是喜剧片。于是,以非喜剧类型杀进贺岁档的《英雄》,为内地贺岁档影片增加了武侠大片的新类型,开创了中国商业大片的新模式,以里程碑式的姿态傲然于世。“但张艺谋进军贺岁,却是昙花一现。”

  张艺谋此后的作品并没有延续《英雄》的路子,《千里走单骑》《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惊奇》虽然同样也是在贺岁档上映,却没能形成气候,反倒多了不少吐槽和诟病。“张艺谋的作品始终伴随争议,而贺岁档‘常客’冯小刚,才是最成功的贺岁片导演。”业内人士曾如此感叹。

  在这之后,2008年的《梅兰芳》、2009年的《十月围城》、2010年的《赵氏孤儿》《让子弹飞》、2011年的《龙门飞甲》《金陵十三钗》,内地贺岁片风格开始越来越多元化,早已不再是“一枝独秀”“一家独大”“一个导演说了算”的时代,姜文、陈凯歌、徐克等导演,在贺岁档的舞台上各领风骚。“黑马”开始杀出,贺岁片再次迎来一片新天地。

  2012年11月29日,冯小刚依然拼杀在贺岁档,但他的《一九四二》上演以来,上座率不如预期,甚至曝出了雇用“网络水军”抹黑一说。这部影片没有了以往冯氏喜剧中幽默的小人物特点,是内容颇为沉重的题材,将主题扩大到“人和民族”,很多看惯了冯氏喜剧的观众对此类题材并不买账。《一九四二》放映两周后,《人再囧途之泰囧》上映,此前,《泰囧》片方因为怕这部并不被看好的小成本影片被挤下贺岁档,专程在全国很多城市举行了提前点映,希望为票房预热。

  等到2012年12月12日真正上映时,这个拥有4个“2”的日子成为《泰囧》一系列破纪录的开端。刚刚在冯小刚的《一九四二》收货“憋闷”的观众,着实因为徐峥和王宝强欢乐了一把,《泰囧》最终拿下12.67亿的惊人票房,成为当年国产电影票房的冠军。自掏一部分腰包的导演兼编剧兼演员的徐峥,转型之作风光无限,徐氏幽默横扫当年贺岁档。

  但是,徐氏幽默并没有在第二年乘胜追击,2013年,徐峥的《摩登时代》没有选择贺岁档,而由他和黄渤主演、宁浩导演的《无人区》,也因为被“积压”了4年,早已不适应贺岁市场新的玩法。这一年,很多人还是把宝押在冯小刚身上。

  然而,2013年的《私人订制》和2014年的《一步之遥》,连续两年的两部“期待大片”却失了效,票房和口碑具不佳,还险些砸了贺岁档的招牌。正所谓,人们对于贺岁片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失望的落差也就越大。事实上,票房和口碑不如意,跟题材无关,内容才是真正的王道。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电影并非进入贺岁档就有了票房“保险”。

  近几年,贺岁档的喜剧产量明显减少,同时带来其他类型片数量的增多。以2014年为例,《一步之遥》《智取威虎山》《太平轮》三部电影,有年代冒险喜剧、有战争片、有爱情片;2015年贺岁档有《天将雄师》《钟馗伏魔:雪妖魔灵》拼视效;2016年贺岁档中《寻龙诀》《老炮儿》《美人鱼》,有盗墓悬疑片、江湖热血片、爱情童话。总之,电影类型片日益增多,除了喜剧片,贺岁档影片也渐渐融合了动作、爱情、惊悚、战争、伦理等多种类型。贺岁影片不再仅有“合家欢”。

  贺岁档:并非国产电影的救命稻草

  近年的贺岁档影片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观影需求,其市场回报同样可观。可以说近年贺岁档的成功运作使我国的贺岁片市场乃至国产电影都得到了极大发展。但是,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性种类,其与生俱来的特点使之容易与大众、市场亲近,也不可避免地衍生出诸多问题。

  1.理念滞后,创作乏力

  多年的积累和探索使得贺岁档影片的创作团队丰富壮大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贺岁片作为商业片的典型,大片和名导当道的趋势日益明显。目前贺岁档影片的创作者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能够吸引到大投资,个人风格也趋向大导名导,比如张艺谋、冯小刚、徐克等;二是在国内商业片的演艺生涯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加入到这个行业中,赢得了特定群体喜爱的新导演,如宁浩、徐静蕾、徐峥等。但放眼这个广阔的市场,一些年轻的新生代导演却难见踪影。 

  与此同时,这些声名显赫或一鸣惊人的商业片创作者们,一方面支撑着贺岁档市场,但是另一方面,因为惯性或野心使然,也让其商业理念不够彻底,引发口水大战。贺岁片乃至整个国产片现在反复遭遇这样的情况:名导的商业大片确实多能取得不错的票房,但口碑却不尽如人意,能有票房保证自然和他们的名气分不开,加之预算较大,宣传营销很受重视,场面戏和一些噱头也让观众愿意买账;但口碑差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这些编导们并未协调好个人风格、技术能力和商业元素的关系。如正在热映的张艺谋的新片《长城》不被观众认可,票房低于市场预期,原因正在于此。

  2.泛类型化,定位模糊

  随着贺岁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类型丰富的影片开始进入贺岁档期,涵盖冒险、灾难、奇幻、悬疑、喜剧、动作、传记等各种类型,这一方面是为贺岁档扩大队伍,而另一方面也衍生出一个严峻的问题,即由于中国电影并未形成像欧美电影制作中系统、完善的电影类型划分,粗略简单的泛类型化致使电影定位模糊,不被观众认可。

  在这点上,冯小刚也有失手的时候。比如,《非诚勿扰2》虽然延续了之前故事中的征婚情节,也保留了葛优的幽默调侃,但不得不承认该片是一部让许多观众感到纠结的影片。作为一部试图很认真地去思考“生与死”这样终极话题的电影,《非诚勿扰2》主题的野心远远大于影片所能承载的高度,让已经习惯性地期待冯氏喜剧的观众感到匪夷所思。影片诉求的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想要带给观众的到底是快乐、感动还是忧虑?可见,该影片的定位是模糊的。

  3.生搬硬套,缺乏突破

  随着电影科技的进步,观众审美需求的多样化,品种繁多的大制作、大投入的技术大片占领了贺岁片市场,电影技术行业的不成熟逐渐暴露出来。拍过“秀技术”的电影,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有了技术,从国内开始进入所谓的大片时代至今,中国的电影既没有发展出任何新技术,也未能形成任何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技术”被圈禁在单独的电影作品中,成为孤立事件。

  另外,对数字技术的过度崇拜使众多贺岁档影片陷入过分依赖特效镜头的误区,这种对资金和硬技术的追求不应该成为今后贺岁片发展的唯一途径。

  4.档期扎堆,冷热失调

  一个档期的排片表其实就是中国电影市场乱象的缩影。它的集中冷清,它的分散热闹,透露着某个时间段中大片与小片的生态,国产片与海外片的竞争。越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其档期的弦外之音就越多。很长时间里,我们的档期仅仅是假期的绵延,因为年中有长假、年末有迎新,这些时段自然而然地也成为为数不多的商业大片的选择。

  在这种冷热不均的档期环境中,中小成本影片的生存变得尤为困难。在热档期中同大片竞争,难逃成为炮灰的命运;在冷档期中和同类厮杀,也很可能铩羽而归。不成熟的档期设定、不完善的市场竞争,必然导致资源的浪费、观众的流失。

  贺岁档影片走样变味,甩锅给谁?

  商业理念不彻底、类型定位模糊、技术缺乏突破、档期排片失调等问题一一暴露出来时,人们也渐渐发现,贺岁档慢慢失去了它本来的味道。那么,贺岁档不贺岁,应该甩锅给谁?

  文创资讯以为,有两个人脱不了干系,一个是“冯小刚”,一个是“毛爷爷”。

  1.冯小刚的错

  冯小刚是内地贺岁片第一人无可争议。从《甲方乙方》开始,经过《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直到《手机》,冯导作品坚持喜剧,坚持贺岁档上映,坚持让大家开开心心过个好年。

  这种坚持到2004年的《天下无贼》开始改变,片子不再是纯正的喜剧。果不其然,两年后,冯小刚的《夜宴》移师暑期档;再一年后的《集结号》虽然再度回归贺岁档,但冯氏贺岁片已不再。

  冯小刚在被问到“悲观情绪是否适合贺岁档”时曾说:“没关系。我觉得现在观众不会矫情这个,觉得好看就行,看完观众还是很感触的。我们一路拍喜剧过来,实际上很多时候是悲观的。《非诚勿扰》中,很多观众最喜欢北海道坞桑的那段,但那段其实是有点悲情的。”

  自冯氏喜剧变种后,内地贺岁片日益落寞。

  冯小刚的转变是内地贺岁档从开始发展到如今的一个缩影。这些年的贺岁片不少,《爱情呼叫转移》、《全城热恋》、《大笑江湖》、《我爱HK开心万岁》、《武林外传》、《东成西就2011》、《开心魔法》都符合标准,但不是片子烂,就是片子小,难以撑起“贺岁片”的架子,就更别说维系“贺岁片”的血统了。

  而那些打着“贺岁片”旗号上映的大片,早已不是原先我们约定俗成定义的贺岁片概念。《墨攻》、《满城尽带黄金甲》、《投名状》、《十月围城》、《少林寺》……每部片子都算大制作,但不仅不可贺,连可喜都没了。

  2.“毛爷爷”的错

  贺岁档在香港兴起源于一个“钱”字,在内地变调得如此荒腔走板,也是因为这个“钱”字。

  2006到2007年的贺岁档,票房总收入是7.5亿。07到08年9.5亿,08到09年14.7亿,09到10年32亿,10到11年近31.6亿,11到12年39.9亿,12到13年62亿,13到14年64亿,14到15年108亿,数字说明一切,各家电影公司拼破脑袋挤这个档期,所谓贺岁只是形式,赚钱才是终极目的。

  事实上,贺岁档的变化是一种商业规律,好莱坞其实也不例外。每年12月到1月中旬,北美有个圣诞档。顾名思义,为了欢度圣诞。但看看这几年圣诞档的票房冠军,你会发现,它们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圣诞片”。

  参考好莱坞不难发现,圣诞档就是个赚钱的日子,类似商场的促销日。片子是否是“圣诞片”着实不太重要。按照这个逻辑,贺岁档上映的片不够“贺岁”,也是一种自然不过的商业规律。

  所以说,贺岁档没有贺岁片不应该是个问题,更没有理由成为一个话题。当大家在讨论“贺岁档没有贺岁片”的问题时,他们其实是在说,“为什么贺岁档可看的类型片这么少”?这才是戳到点子上的问题。贺岁档的确没有义务为观众提供贺岁片,但片方也确确实实该给观众提供更多题材、更多类型的电影。档期的票房空间在飞涨,观众有权利看到更多元化的作品,这是他们的权利,也是影人该努力的方向。

  还在那嚷嚷“贺岁档一点都不贺岁”的同学们,该更新一下自己脑袋里的软件啦。川普大叔都当上美国总统了,你还在用“九十年代的香港贺岁片”思维,来套“2017年的贺岁档”?

  未来贺岁档电影,该何去何从?

  综上所述,中国电影市场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观影体系,这其中也包括观众本身对电影——不论是作为艺术还是娱乐的理解,以及与之相关的电影消费理念、与电影制作方和媒体的互动。 

  反讽的是,这个不成熟的体系,却在表面上推动市场呈现一片热闹非凡的“大好形势”,然而越是这样的热闹,越会制约这个市场可持续的深度发展。多年来,国内电影观众群表现出了一种“凑热闹”的文化特性,近年来更是愈演愈烈。很多电影上映后,各大电影院几乎座无虚席,连声叫好,可一旦随着大部分舆论的转向,观众的态度就会急转直下变成不屑一顾、恶评连连。这就是中国电影观众的现实表现:在对电影的消费中,他们实际上将自身置于被动地位,还未形成独立的艺术价值判断和真实的需求表达。

  放眼贺岁片在内地发展的这20余年,中国不缺少预算逐年攀升的贺岁大片,贺岁大片也不缺少逐年增长的票房回馈。但是这座商业大厦的基础并不稳固。中国贺岁片在商业化成长的道路上,缺乏创作上的积极态度,也缺乏科学性、完整性的体系。这是一个必须在弊病恶化前解决的问题,否则,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那不科学的档期概念,将因大片增多无法协调而崩溃。

  毋庸置疑的是,在当下的贺岁档市场中,不缺少创作的激情,也不缺少才华横溢的人才,但唯独缺少能静下心来踏实解决一些显在甚至潜在问题的人,缺乏慢下来去观察、去感受思考的人。

  • 网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