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优站分类目录!
当前位置:优站分类目录 » 站长资讯 » 业界资讯 »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

夏普成绩不理想?郭台铭放话:希望重回第一宝座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257次 时间:2017-03-03

  在面板产业不再是酷科技的时代,随着日系家电品牌的没落,夏普的品牌逐渐淡出年轻人的视野。

  但在3月1日,富士康收购夏普近一年后,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们的供应链非常强大,希望夏普重回世界第一的宝座。”

  2月27日,夏普社长戴正吴在给员工的公开信中写道,计划在5月中旬公布中期(2017-2019年度)营运计划,为了重返东证主板,已经考虑开始相关申请。从业绩来看,被富士康收购的夏普预计在2016年将阶段性地走出亏损的泥潭。

  事实上,“液晶之父”夏普的面板技术仍属顶尖,但是在电视产业中的份额一直在下滑,根据中怡康数据,今年一月份,夏普在国内线下市场零售量占有率为6.4%,排名第七。

  对于夏普不理想的成绩,富士康科技集团副总裁陈正果向本报记者坦言:“夏普在中国的经营有几个问题,第一,在品牌上的推广有欠缺;第二,价格上不够鲜明;第三,在内容方面还不够专注。”

  夏普反攻

  五年的追求抱得夏普归,郭台铭决心重振夏普。从收回夏普主楼、拿回北美市场、扩大以夏普技术为基础的面板产能,到近期和夏普成立面向医疗科学的公司,都可以看出富士康对夏普品牌的重视。

  此前,围绕着夏普的是连年亏损,资不抵债,以至于在去年8月夏普从东证主板降级到东证二板。夏普的衰落是日本家电品牌逐渐退出市场的一个缩影,业内多认为夏普的运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迅速变幻的市场,自身经营不善导致业绩下滑。而衰弱的一大原因是面板波动所致,郭台铭也提及,夏普在10代线上花了几千万日元,也是造成其财务危机的一大原因。

  富士康入主夏普后,发布“眼球计划”、“天虎计划”,由戴正吴亲自操刀从内部进行改革。一方面,富士康补充了夏普的资金缺口,另一方面,富士康成熟的生产制造功力降低了夏普的成本。

  时隔三年,夏普迎来扭亏为盈的讯息。根据夏普的最新数据,2016财年(截至2017年3月)合并经常损益预计盈利99亿日元,此前预期为亏损2亿日元,而上财年亏损1924亿日元。

  接下来,夏普将在中国市场投注更多的精力。陈正果告诉记者:“去年双十一起,夏普返回中国,以往夏普比国内品牌贵了1.3倍到2倍,现在通过富士康的努力,价格会更亲民。我们的模式是C2C,我们把富士康拥有的关键零组件做成产品给终端的用户,再把用户的需求通过大数据收集回来,给我们开发的同事设计产品。”

  产业链竞争

  目前,彩电业主要是中国品牌和韩系品牌的较量。去年国产品牌的全球销量已经登顶。夏普的重新闯入,使彩电行业又多了一方实力玩家。

  尽管2016年夏普品牌出货量延续下滑,但富士康依然制定了2017年1000万台的目标。根据群智咨询的报告,2016年中国台湾品牌方面在全球取得9.3%的市占率,2017年目标更为积极。

  群智咨询副总经理李亚琴表示,富士康选择把夏普品牌的重心放在中国市场,在“天虎专案”推动下,夏普开启互联网模式。其途径主要是通过天猫线上渠道,采取“硬件亏损,内容收费”模式来进行促销。这一度在“双11”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从“双12”的数据来看,其总销售量仅有约2万台。在中国更为重要的线下市场,夏普也不具优势。因此,夏普品牌寄望在中国市场达成的目标将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尽管夏普的盈利状况能否持续是个未知数,但目前面板还处于短缺状态,对于夏普来说是利好。陈正果也告诉记者,现在电视面板特别紧缺,夏普和同行对手(三星)清完尾货后,只用于自身品牌。当然,面板行业也有波动周期,而对于富士康在广州新建的10.5代线显示屏产业园,陈正果表示不会有产能过剩问题,因为除了供给电视面板外,还有其他大尺寸显示屏消耗产能。

  另一方面,彩电企业产业链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三星和LG均有自己的显示屏工厂和品牌,国产品牌中,TCL拥有华星光电,自下而上布局;而京东方由上而下,从面板业务拓展到整机业务。富士康和夏普的组合,也是相互加强了品牌和面板制造。

  群智咨询认为,产业链一体化模式是一把双刃剑。首先,竞争力提升需要长效努力,非短期可达成。其次,产业链一体化劣势也很明显,它造成产业链资源闭环运作,依赖内部市场的产业链将逐渐失去对外部市场变化的反应弹性,长期发展导致竞争力下降;再次,产业链一体化企业就如一艘大船,出海口若出现瓶颈,对整个体系损伤非常大。如:产能过剩、品牌策略调整等等,都将对自身供应链和正常供需造成伤害。

  因此,夏普能否在盈利、产业链上胜出,还犹未可知。

  • 网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