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优站分类目录!
当前位置:优站分类目录 » 站长资讯 » 业界资讯 »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

华为“兵器库”今年将落户成都 设计研发工具向社会开放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336次 时间:2017-03-06

  “大企业落户四川后,实际上就成为四川的企业。通过其开放发展、辐射带动,可以为四川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也可以使四川有更好的发展。”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经信委主任陈新有在四川代表团驻地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说起今年华为、苏宁、阿里巴巴等企业接连入川时,他如是表示。

  在他看来,互联网“巨头”相继落户四川,背后是四川成本、人才的资源优势聚集,是“一带一路”战略下四川面临的新机遇,更是四川与这些企业协同发展、携手并进的新起点。

  ●谈“巨头”入川 “一带一路”让人看到广阔市场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它能够实现把最大的和最小的联系在一起,最大的就是公众、社会、群体,最小的就是个人。”对于互联网企业,陈新有曾有这一论断。

  进入2017年,互联网“巨头”入川的脚步不断加速,也使四川互联网产业进一步拓宽连接成网的局面。仅两个月时间,华为、苏宁、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就已先后与四川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微博)表示,协议的签订意味着未来3年将是阿里在川大规模投入期,而这源自于阿里巴巴与成都、乃至与四川彼此需求与资源的契合。

  而在陈新有看来,这些互联网公司能够实现与四川的“共振”,得益于四川“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明显的比较优势”。

  “在国内,与沿海城市相比,四川成本优势突出。而四川更大的优势是人才优势,在这里,企业都强烈感受到,四川专业人才能够全方位支撑其发展。同时,四川也不仅有9千万人的市场,作为西南地区的中心,四川将辐射3亿多人口。”更为重要的是,陈新有表示,“一带一路”建设让成都站到了向西开放的前沿,广阔的市场有目共睹。

  作为四川的首位城市,成都集中体现了这些优势。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的评价,“成都投资环境比较好,有人才优势、物价优势,能够留住人。这些都有利于吸引外资,吸引东部资金、技术,特别是技术。”

  更为重要的是,大企业与四川同频共振也将带动四川的进一步发展。“大企业落户四川后,实际上就成为四川的企业。通过其开放发展、辐射带动,可以为四川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也可以使四川有更好的发展。”陈新有说。

  而随着华为与四川达成协议,此前陈新有多次提及的华为“兵器库”也将于今年落户成都。“华为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多年形成的设计研发工具,也就是他的‘兵器库’。”

  ●谈军民融合 “小核心”带动“大协作”

  四川应当如何进一步通过创新引领发展?陈新有将目光聚焦“军民融合”。

  他认为,“军民深度融合是四川的优势,也是其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任务”。在全国8个试验区域中,四川是唯一一个被要求围绕加速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来推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省级区域。

  基于此,2017年被四川定位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攻坚之年,四川大力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已是箭在弦上。

  截至目前,四川已建立军民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并与12家军工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下一步,其还将与中央军委科技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

  在陈新有看来,在全面创新改革的任务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更需要发挥军工企业“小核心、大协作”的作用。

  “发展军民融合,需要有核心企业作为牵头单位。但它们并不是什么都要干,需要有科学、合理的社会配套加以支撑,这也是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的核心思想。以成都飞机工业集团为例,以它为核心,在成都及其周边地区已形成配套体系,这包括乐山的复合材料产业、德阳的关键零部件产业等。”

  同时,他也提出,要发展这种“大协作”的体系,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责任。“对于四川而言,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完善省部军创新改革工作机制。”据此,期望四川能够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发展格局”,以及“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以此破解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障碍。

  ●谈四川自贸区 有助四川发展开放型经济

  “现在,四川从‘盆地’走向‘高地’,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也迎来了吸引企业落户于此的机遇叠加期。”陈新有说道。

  “一个亮点就是四川自贸试验区即将正式挂牌。在自贸区框架下进行的体制机制改革,如负面清单制度,将成为四川发展开放型经济、引进开放型企业的基础性保障。”

  说到此,他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就在上个月,一个从事成果转化的国际团队来到四川探索落地的可能。他们此前在上海已经落户2年,看到了四川自贸区的机遇,希望能尽快落地于此。“他们去年推动的技术成果交易突破15亿元。随着自贸区的建设,更多此类公司也会落地四川。”

  在新业态不断布局成都的同时,成都一些拥有基础优势的产业也不断扩大局面。据陈新有介绍,中车集团已经将成都定位为其轨道交通产业的出口基地,成为其“走出去”的门户。

  “四川拥有轨道交通专业的高等学府西南交通大学,以及拥有顶尖轨道交通咨询、设计能力的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还将轨道交通作为重点产业,成立专门推进机制。同时,成都也已将打造‘世界轨道交通之都’提上日程。”

  在他看来,作为四川轨道交通产业的中心,成都可以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发力,“包括地铁、轻轨,以及新制式的轨道交通,我们都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做强产业链,从前期的盾构、轨道、信号系统,到后期的运行、安保、维修保养,进行全产业链布局,“甚至包括人才培养、在国外设立轨道交通学院,按照这个思路来培育壮大这一产业。”

  • 网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