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及旗下的网心科技最近跟它投资的迅雷大数据公司隔空打了一架,直接导致迅雷股价在当地时间周四的交易日下跌了31%。而到了周五,又涨回来13%。
实际上,迅雷股价的大幅波动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
与之关系最大的,并不是这家从事金融(现金贷)业务的迅雷大数据,而是此前推出的类似比特币的虚拟货币,玩客币(WKC)。
今年 8月底,迅雷正式启动了玩客云 One Cloud 产品众筹。这款产品由迅雷旗下公司网心科技的赚钱宝团队设计和研发,本质上是迅雷赚钱宝的第三代产品。
它的主要功能是作为下载机,帮助用户实现远程下载、离线加速等功能。也可以插入 U 盘或移动硬盘,利用家庭闲置带宽为网络上的其它迅雷用户提供下载加速服务。
其实,类似的功能在前两代迅雷赚钱宝上就已经实现了,只不过玩客云的硬件性能更强。但最关键的是,迅雷同步推出了号称“用户自愿参与”的玩客奖励计划,奖励内容就是玩客币(WKC)。
根据迅雷早期公布的白皮书(已从官网撤下),玩客币总量设计为 15亿,其中运营开支 1 亿,创始团队保留 2 亿,剩下的 12 亿则全部由“挖矿”产生。
这里的“挖矿”概念跟比特币(Bitcoin)挖矿的含义并不相同。
具体来说,玩客云“挖矿”是用户贡献自己的带宽、存储空间给其它用户使用,跟硬件本身的计算能力关系不大。
一般情况下,玩客云接入的硬盘容量越大、上行网速越快,每天挖出的币也就越多。
而比特币挖矿,需要矿机快速计算哈希(Hash)函数并将记录下的结果数据打包成数据区块上传到分布式的 p2p 网络中。这个过程耗时耗电,会占用少量带宽,还会产生大量的热。
按照玩客币的初始设计,从 10 月 12 日起,每天通过挖矿大约能产出 164 万枚玩客币,此后每年数量减半。
无论是总量限制还是挖矿周期性衰减的设计,玩客币都跟比特币的产出规则看齐。但本质上,这还是一桩 CDN(通过缓存加速网络访问)的生意。在整个系统架构上,基于玩客云硬件网络的玩客币也要比比特币简单得多。
迅雷还开发了简易版玩客币钱包,注册成为用户并绑定设备后能随时查看每天的“挖矿”成果,还支持用户间互相转账。
在那份已经撤下的白皮书中,迅雷赚钱宝团队还提到用户可以通过第三方交易市场购买玩客币。玩客云开售之后,网上很快也出现了提供玩客币交易的平台。而玩客币的价格也从早期的几毛钱,涨到了 6 块多。
按照今年 9 月央行出台的对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管理政策,这些平台全部属于违规操作。
迅雷则在 11 月初发布公告,改口说玩客币不会上交易平台,第三方交易平台也不可交易玩客币,而且已经向部分平台发送律师函。
11 月 22 日,迅雷还表示将在 12 月中旬的新版玩客币钱包中实行实名认证机制,未完成认证用户将不能转账。
现在来看,玩客币的场外交易和价格信息仍能在少数几个平台上看到。
关注ITBear科技资讯公众号(itbear365 ),每天推送你感兴趣的科技内容。
声明:本文仅为传递更多网络信息,不代表ITBear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