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 张明柳大数据时代,中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庞大的用户群和庞大的数据量。政府大数据又是其中最大最值得开垦的金矿,引来无数企业“垂涎”,这其中既有华为、阿里等入局已久的玩家,也有联想、同方等正在转型中的老牌IT厂商,更有用友、太极等深耕政务细分领域的实力选手。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氛围下,又冒出一家大数据公司,还号称自己是“国家队”?这家企业有何来头,有怎样的金刚钻敢来揽政府的瓷器活,对政府大数据又有何真知灼见?
近日,在BDTC2017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的间隙,记者就“政府大数据”的话题采访了中科天玑政务大数据的负责人——中科天玑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网信业务发展总监吴琼。
政务领域需要能啃硬骨头的“国家队”
《中国政府采购报》:作为一家行业媒体,多年来我们对于政务行业都有着比较深入的观察与理解,坦率地说,现在做大数据的公司特别多,涵盖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以及数据安全等多领域。中科天玑为何选在这个时机进军政府大数据领域?
吴琼:中科天玑成立于2010年,依托于中科院计算所的网络数据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2013年8月发布了大数据引擎产品BDE,2015年12月融资了1.5亿完成股份制改造,改革的目的在于想要把这个尖端的技术产业化。随后2017年5月获批成为大数据分析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单位。之所以介绍中科天玑的“历史”,是想说明尽管公司成立时间并不是很久,但是有丰富的技术沉淀。
选择进入政府大数据领域,是因为计算所这么多年一直在跟政府部门打交道,我们理解他们的需求。政府的大数据需求其实很难,他们需要可以啃硬骨头的科研院所,而我们可以说是大数据引擎与分析系统的国家队。
《中国政府采购报》:在众多竞争者中,想要脱颖而出需要有“几把刷子”才行,中科天玑的优势或者差异化定位是什么?
吴琼:我们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方面有一二十年的技术积累,并且中科院计算所是培养学生的地方,所以我们可以紧跟最前沿的技术,二是我们有自己的创新点。首先针对公安行业,我们公司研发了关联关系分析系统,基于知识图谱技术,构建人、事、物的关联关系,服务于公安大数据。其次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机器学习产品尚停留在离散状态,我公司研发了数据挖掘系统集成了数据、算法、应用,是一套完整的机器学习系统,目前在政府、教育、交通等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成立之初,中科天玑主要以互联网信息挖掘、舆情监测业务起家。而今天,中科天玑已经完成了大数据行业的多元化布局,从IDC数据中心到底层的大数据分析引擎,到可视化展现,再到政务大数据、舆情大数据、公安大数据、金融大数据、教育大数据、医疗大数据、科技大数据、营销大数据等行业应用覆盖,中科天玑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条协同、共融共生的大数据生态体系闭环。目前,中科天玑已经成功服务了上百家政府单位和企业,为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中央网信办、新华社等单位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大数据平台的价值在于最终的解决方案
《中国政府采购报》:您中科天玑政务领域的负责人,也提到我们服务政府领域有一段时间了,那么近几年,您觉得政府大数据领域呈现哪些特点和变化?
吴琼:在政府大数据方面,近几年和最开始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还是有很大变化的。首先从企业方面来看,号称大数据的企业越来越多,只要是科技公司就可以说我有一些技术,可以提供这方面的产品,导致现在整个行业水平参差不齐。实际上我个人认为应该结成相应的联盟,把从数据到应用以及平台的标准建立起来。
从用户方来说,政府也在成长,一开始提到政府大数据其实就是一个概念,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大数据开始在一些城市落地化,政府部门也开始思考自己到底有什么数据,这些数据能产生什么样的价值。
从技术方面讲,现在做政府大数据的公司也开始思考,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政府,他们特色的定位是什么?针对特色的需求,我们要主推特色的解决方案,而不再是统一的产品。
《中国政府采购报》:众多企业纷至沓来,是被政府所掌握的大量数据所吸引。大家都认为这是一座金矿,与此同时海量的数据也在最大程度考验我们的计算能力,那到底什么样的数据才是有价值、有生命力的数据?
吴琼:各个地方的政府数据本身肯定是一座金矿,但是如何从里面挖出金子,这个是最重要的。数据处理犹如大浪淘沙,对海量数据的精细化“淘洗”、计算,最后呈现给用户一块金子,这块金子才是最终的价值。我们基于这个平台之上做的服务,是为了能更好挖掘价值,更好地方便用户。
目前政务数据价值的挖掘存在以下几个难点。首先数据资源的获取是难点,各地政府部门大多自建信息系统,存在诸多信息孤岛,我们也正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推出一些建议,推动政府信息平台整合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第二,政务数据来源庞杂,数据不一致,质量低下,数据资源的清洗、脱敏和融合是一大技术难点。中科天玑推出的政务大数据平台,可有效识别汇聚的政务数据,将具体业务的应用数据模型对比、清洗、建模后,重构为面向数据资产的基础数据模型,快速输出标准化、高质量数据。第三,要找准服务的痛点,帮助政府搭建融合应用的数据挖掘平台是关键。
平台建好以后,我们会保障7×24小时稳定运行。更重要的在于,基于平台产生的数据和结果,我们有专门的舆情分析师团队,给政府部门提供咨询报告,例如类似负面信息、热点信息的发现,并针对热点事件、整体的态势,从各个维度提供全面的分析和预测。我们希望贯穿整个数据分析服务的产业链,最后呈现给用户最直接的有价值的报告,然后说:看,这就是我们建的平台所交出的作业。
《中国政府采购报》:您刚才提到了不同城市和不同政府特色定位的问题,能不能介绍下我们对这种个性化需求的思考,以及我们目前有哪些经典案例?
吴琼:我们确实有这方面成形的产品,其中分成四块,第一块是智慧民生服务,包括医疗、教育、养老、文体等等,其中一个特色项目是在福州做的博物馆虚拟展厅系统。第二块是精细化城市治理,做智慧交通、政务服务、城市的档案数字化管理和智慧法院等等。第三块是针对一个行业,将整个上下游的信息、需求串起来,目前在同烟台科技局合作这一项目。第四块也是比较有趣的,叫做绿色环保服务,包括城市污水监测、雾霾监测等。
政府大数据亟须制定统一标准
《中国政府采购报》:基于您对政府大数据的了解,您认为目前这一领域存在哪些痛点?又有哪些建议?
吴琼:政府大数据领域的痛点,一在数据,二在应用,三在目标。数据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政府部门数据条块化管理,不管是类型还是数据标准,或者是数据的一些具体的字段等等都不一样,这方面就急需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通过制定这个统一的标准,可以把数据分成完全公开、受限公开还有内部访问。至于使用权,也可以通过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管理。因为如果想要数据产生更大的价值,还是需要政府部门相对地开放更多数据。
应用方面,因为政府部门缺少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来提供咨询服务,所以需要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而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软硬件结合的平台。
第三个就是目标,我们做政府大数据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例如智慧城市,各地提的目标肯定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但是也可以找到这中间共性的解决方案。在共性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来加入地方的特色,进行一些自定义或者升级优化。
《中国政府采购报》:您刚才提到标准的问题,现在很多专家在提议,认为政府应当建立一个统一的大数据的平台,您有何见解?
吴琼:目前由于各地技术手段和技术水平不一,以及不同层级政府缺少标准的沟通,而造成重复建设。所以一个统一的数据中心,包括运营中心,是非常有必要,且是当务之急。我认为应该从实际建的场所到里面的机房,到管理整个数据平台的人都应该统一规范起来,建统一的数据中心,然后实现智慧城市整个系统的统一运营中心。广州丝足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