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优站分类目录!
当前位置:优站分类目录 » 站长资讯 » 业界资讯 »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

智能投顾是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的?

来源:钛媒体 浏览:567次 时间:2016-12-30

  在金融业的发展中,科技始终是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在线支付到余额宝,再由余额宝到P2P,金融科技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理财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

  而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加持下,此类趋势已愈加明显。在这波新的金融科技浪潮中,一个新名字逐渐崭露头角——智能投顾。

  回顾2016年,智能投顾概念已受到各平台青睐,创业公司、第三方理财平台、传统金融机构都推出了相关业务,智能投顾俨然成为金融科技的新风口。而风口之下,争议重重,这一年来对于智能投顾的讨论和质疑声同样不绝于耳。

  究竟何为智能投顾,它在美中两国之间发生了哪些方法论上的嬗变,它真的能代表投资的未来吗?

  智能投顾不是黑科技

  根据美国金融业管理局(FINRA)的官方定义,智能投顾,是指具有人工智能的计算机程序系统根据客户自身的理财需求,通过算法和产品搭建数据模型,来完成传统上由人工提供的理财顾问服务。

  简言之,即人工智能+投资顾问——前者关乎技术,后者则是业务。

  这并非是一个新鲜概念。早在2008年,第一家主打智能投顾的公司便在美国出现。目前全球已涌现出如Wealthfront、Betterment、Personal Capita等数家知名的智能投顾平台。

  以2008年成立的Betterment为例,用户需在最开始设定其投资目标和投资期限等要素,此后获得投资组合建议,最后存入金额完成投资。概言之,它主要的业务模式就是为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用户进行分散化投资组合的推荐和管理。

  ETF是包括Betterment在内的美国多数智能投顾产品的主要投资标的,通过组合不同类别ETF的分布,平台可以实现在股票和债券资产配置,以债权基础收益,以股权博额外收益。而如此选择的原因在于,作为跟踪市场指数,ETF收益率相对稳定。

  智能投顾在美国,并非是一种靠人工智能主动跑赢市场的黑科技,而在被动投资上更受欢迎。与人工投资顾问的相比,低成本才是其最显著的优势。

  首先与昂贵的基金经理相比,“机器人”的薪水要低得多。仍以Betterment为例,其没有特定的投资门槛,管理费用仅在0.15%~0.35%之间,用户投资金额越大,其收取的费用越低。而真人投资顾问的成本达到组合规模的1.3%。

  其次可以节约税费,按照美国相关法规,资本利得税按实现原则来收取。换句话说,股票增值在持有时不收税,卖出后才征税。利用这一规定,智能投顾在市场低点卖出其配置的 ETF,买进同类其他公司的 ETF,实际仓位并没有变化,却形成了账面亏损,因而可以抵减当期盈利,延后税收。

  在全球资本市场低增长、低回报的大背景下,投资成本和投资有效性的控制愈加受到投资者的重视。智能投顾也因此在美国吸引了大批用户,甚至已经冲击到了华尔街大投行财富和投资管理部门的业务营收。以著名投行高盛为例,其二季度财报显示,投资管理净营收为了13.5亿美元,同比下滑了18%。

  据毕马威预测,到2020年,美国智能投顾的资产管理规模将达到2.2万亿美元,成为资管市场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从美到中的方法论嬗变

  2014年前后,智能投顾行业的创业公司开始冒头。进入2016年,伴随着人工智能概念的火热,智能投顾在中国的这把火算是真正烧旺了。来自盈灿咨询的数据显示,目前公开表示具有或正在研发“智能投顾”功能的机构或平台已经超过了二十家。

  总体来看,国内的智能投顾可以分为三类:

  只提供投资分析和建议,不进行直接组合的投资管理,如理财魔方等;

  提供全球ETF的资产组合配置,但受个人外汇管制限制,如弥财、投米RA等;

  购买国内的主动管理型基金来实现配置,这一类别在国内市场占多数。

  对于智能投顾平台而言,投资标的的选择有着相当的影响。“主动管理的公募基金” 与“被动指数基金”组合(ETF)相比,其实存在着两处弱势:

  首先,ETF费用较低,而主动管理型基金则包含了申购赎回费、管理费等多项费用。

  其次,主动管理型基金的申购赎回机制大多为T+1,在面临“黑天鹅”等市场异动时,这无疑会对调仓的及时性带来影响。

  既如此,为何国内的智能投顾平台多选择国内的主动管理型基金呢?这和金融市场的成熟度和市场有效性有关。

  最直接的原因是中国的指数投资稀缺。根据wind数据显示,2016年6月我国上市ETF合计130支,资产规模累计4729亿元。与此相对应,美国市场同期有近1600支ETF,管理资产规模累计2.15万亿美元。国内不及美国ETF总数的十分之一,且ETF种类仅限于传统指数型。

  与此相对应,中国有3400多支公募基金,涵盖的基础资产,涵盖了境内外的股票、债券、商品、黄金、原油等等。加上公募基金交易透明,管理严格,净值披露及时,起点特别低。与私募、信托等相比,更适合作为智能投顾产品们的投资选择。而其唯一的缺点在于,以此作为投资标的将会对智能投顾的投资能力带来较大考验。

  从这个角度看,选择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或许才是一条最适应中国金融市场本土行情的路子。前提是,这一智能投顾产品的投资能力需要足够强大。

  招行似乎正在向这一方向作出尝试,月初,其上线了一款名为“摩羯智投”的智能投顾服务,这也标志着传统银行开始杀入这一领域。

  投资能力的关键在于金融数据,此类数据并非轻易便能获取,公募基金的数据积累尤其存在很高的壁垒。

  而招商银行有着全国最大的公募基金销售量,另据证监会披露数据,截止到9月底,全中国有牌照的资产管理规模约60万亿,招商银行的9万多亿资产托管规模,仅次于工商银行。

  据招行摩羯智投项目负责人介绍,商业银行作为第三方的销售机构,对于市场上多家基金公司及其基金经理的相关情况更易掌握和了解,比如基金公司的治理结构、激励机制,基金经理的状态等都会影响基金表现,招行会将这些指标量化成模型因子,目前已积累了71个因子。

  作为强大的公募和私募的销售机构,招行对于该类数据的长时间积累是“摩羯智投”与其他同类产品的优势所在。

  机遇伴随挑战

  但从目前来看,智能投顾似乎离全民接受还有些远。如何与余额宝等理财产品争夺年轻用户,如何获取股市中的小韭菜们的信任似乎并非易事。

  这其实就是投资者教育问题。总体而言,国外资金端的机构化已经非常成型,而在国内散户依旧是投资主力军,从散户直接跳跃到相信机器人来理财的跨度太大。

  其次是来自监管层的挑战,今年8月,证监会人士曾表态称,将高度关注智能投顾,并依法查处未经注册却以智能投顾名义销售公募基金的互联网机构。而在不久前,又有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透露,面对智能投顾鱼龙混杂的局面,相关部门正在研究通过牌照制度对其规范管理。回顾历次互金行业的监管高压,机遇和危机贯穿着整个行业发展进程。

  但从长远来看,智能投顾将会对财富管理行业带来深刻影响。除了已日益增长的市场数据之外,其内在价值——向个人投资者提供低成本的专业投资工具,这也许正是金融科技的根本价值所在。

  • 网页咨询